急性心肌梗死(AMI)的早期診斷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。多種miRNA在AMI患者體内出現顯著失調,但單一miRNA的上調或下調在AMI早期可能不顯著,難以實現準确的早期診斷,多種miRNA的聯合診斷為提高診斷準确率提供了新思路。
近日,我院郭春顯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生化傳感領域知名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(IF=12.545)上,成果題目為“FRET cascade miRNA addition probe from non-crosstalk DNA photonic wire assisted with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”。盧沙沙副教授為第一作者,郭春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,我校為第一通訊單位。

該研究成果以無光譜串擾的DNA光子線作為miRNA聯合分析的模闆界面,設計了一種miRNA加和探針,對臨床血清樣本中兩個上調的miRNA(miR-133a和miR-208a)進行加和分析,對AMI進行早期診斷。三染料非串擾DNA光子線可以形成兩步熒光共振能量轉移(FRET)級聯系統,其中三條路徑可以阻斷FRET級聯,對兩個miRNA進行單獨或相加分析。進一步利用K-Means聚類算法對miRNA添加探針的輸出信号進行分類,在訓練(n=40)和驗證(n=19)隊列的臨床血清樣本中加和分析都實現了對早期AMI的100%準确診斷。
該工作的開展獲得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(2021YFA0910403)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(22001168,21972102)等支持。